影音播放

展开

太子妃和皇上在树干上?古代人是怎么上厕所的

大小:语言: 类别:影音播放系统:
简介|教程|评论
版本:时间:2023-09-07 22:49:29

标签:

软件介绍

今天给各位分享太子妃和皇上在树干上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古代人是怎么上厕所的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古代人是怎么上厕所的

当时,无论是国君贵族,还是貌美如花的妃子,都蹲在猪圈上面酣畅淋漓,猪则在下面大快朵颐,吃得不亦乐乎。

这个画面看起来好像不够文雅,但在西周时期,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这样的,因为猪属于杂食性动物,当时的人们发现,用这种方式养出来的猪长得肥大壮硕。

这样,既节约了最珍贵的粮食,又及时处理掉了那些污秽之物,在保证卫生的同时,实现了人猪和谐共存,属于可持续发展经济。

人们把这种厕所叫“井溷”,它兼具了猪圈和厕所两种功能,其实就是在猪圈上面搭一个台子,台子四周简单遮挡一下,然后人蹲到台子上面上厕所,污秽之物则直接落到猪圈里面。

从中我们不难看出,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,而且古人很早就知道了,吃住要与上厕所分开,只有保持好卫生才能不生病。

比如,人们在距今5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中,发现了一排排的土坑,专家经过研究确认这些土坑就是古人的厕所,而这些土坑也被视为我国厕所的起源。

其实,在“井溷”发明之前,贵族上厕所非常有意思,他们不想把自己的住所搞脏了,就想到了一个挖坑和填坑的方式。

每当贵族想上厕所时,就会带着奴隶一起外出,找到没人的地方后,让奴隶先挖一个坑,等贵族上完厕所后,再让奴隶把这个坑用土填上,这在《仪礼·既夕礼》中有明确记载:“隶人涅厕。”

记得小时候,我有个邻居特别喜欢干净,又非常懒,每当想上厕所时,他就拎着一把铁锹出去,找个没人的地方挖坑方便,其实这跟古代贵族上厕所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总体来讲,这种方式还是不错的,特别是古时候地广人稀,可以到处挖坑方便。不过,后来人们觉得每次上厕所都得挖新坑,不但费奴隶,也有点浪费,因为有人发现猪喜欢这些污秽之物。

于是,人们就发明了“井溷”,也就是我们文章开头的那种上厕所的方式,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发现这种方式也不行。

因为古人认为,用这种方式养出来的猪“脏”,这种猪不仅祭祀的时候不能用,贵族也不会吃这种猪,可是古时候能吃得起肉的哪有平民,所以不能把“井溷”作为主要的养猪方式。

而且,蹲在猪圈上面上厕所,不但苍蝇多味道大,还得听底下的猪叫唤,如果上厕所快的到还能忍,可上厕所慢的却有点受不了,因为这实在太不文雅了。

于是,在春秋时期,古人就决定改变这种上厕所方式,但由于之前的方式属于可持续发展经济,所以新方式也必须满足这一点。

这时候,聪明的古人发现,人类排出的污秽之物,除了喂猪之外,还是很好的肥料,种庄稼时如果撒上这些肥料,庄稼会长得非常饱满,而粮食是古代最珍贵的东西,这么做比喂猪还要划算。

据此,古人想到了一个新的上厕所方式——“蹲缸”,所谓“蹲缸”就是先在地上挖一个大坑,然后在坑里放上一口大缸,缸上再放几块木板,中间留足缝隙,人蹲在木板上面上厕所。

这种方式,可以完整收集人类排出的污秽之物,做到一点都不浪费,而且再也不用听猪叫唤了,虽然里面的液体偶尔会溅到身上,但也比“井溷”强多了。

不过,这也存在一个安全隐患,就是人蹲时间长了腿会麻,严重的还会头昏眼花,如果不小心踩偏了,顺着中间的缝隙跌到缸里,那就很容易出现危险了。

别说,我还真没夸大这种危险,因为春秋时期晋景公就是“蹲缸”时,掉到缸里淹死的,他也是我国古代唯一一个被厕所淹死的君王。

当时是公元前581年,晋景公生了一场大病,并且他突然做了一个恶梦,迷信的晋景公就召巫师桑田给他解梦,桑田说晋景公恐命不久矣,甚至都吃不上当年新下来的麦子。

晋景公听后自然非常不高兴,于是他就遍寻名医给他治病,想等自己吃上新麦子后,就把桑田给杀了,还别说经过医生的调理,晋景公竟然慢慢地好起来了。

这时候,晋景公就下令,新麦子一下来,必须马上给他送过来,等到新麦子送来后,晋景公第一时间让人用新麦子做饭,他要证明给桑田看,他一定能吃上新麦子。

然而,就当仆人给他做饭时,晋景公突然感觉肚子非常不舒服,晋景公知道这是“跑肚”的预兆,于是他连忙捂着肚子来到厕所“蹲缸”。

或许是之前的病导致他身体虚弱,进入厕所后竟然脚一滑跌到了缸里,等人们发现时,晋景公早就已经淹死了,这时候一个宦官站出来抖机灵,他说自己梦到背晋景公登天了。

这个宦官原本是想抬高一下自己的身价,但周围的大臣却不这么认为,因为晋景公刚淹死,还没人跳进缸里捞晋景公,于是大家一致同意派这个宦官进到缸里把晋景公捞出来。

而且,等这个宦官出来后,大家还让这个宦官给晋景公殉葬了,理由很简单,既然你梦到了背着晋景公登天,那你就得陪着晋景公走。

以上,就是题主所说的,古代君主淹死在厕所里的故事,这也说明“蹲缸”是件危险的事情,而且“蹲缸”也不太舒服,万一溅到身上点污秽之物就更不卫生了,于是古人就又开始了研发工作。

当时间来到秦汉时期,古人发明了“坐式或蹲式冲水”厕所,用这种厕所的人,不但可以坐或蹲在石头上,旁边还有扶手,万一腿麻了,也能扶着站起来,免去了掉入厕所的危险。

厕所底部留了一条沟渠,排出的污秽之物,用水一冲就顺着沟渠流走了,而且这种厕所还分男女,基本上跟几十年前用的那种公共厕所差不多,当然了能用得起这种厕所的只是当时的贵族。

而且,人们还发明了很多防臭的方法,比如在《世说新语》中,就记载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,在东晋时期,一个叫王敦的人娶了襄城公主为妻。

结婚之后,王敦在公主府里上厕所,结果一进入厕所,王敦瞬间就懵了,因为里面太富丽堂皇了,他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,跟婢女再三确认后,才开始在里面上厕所。

古人上厕所不像现在,如今人们可以边上厕所边用手机上网聊天,可古人没有这些,又不好把书籍拿到厕所这种污秽的地方,所以一般只能干挺着。

但王敦这次却不觉得无聊,因为他对这个厕所的所有地方都好奇,于是王敦就开始到处打量,这时候王敦发现自己旁边有一个刷了漆的木箱。

王敦打开木箱后发现里面放了很多干枣,王敦心想公主真会玩,竟然还在厕所里放果品,于是王敦就拿出干枣吃了起来,结果由于上厕所的时间太长,一不小心竟把所有干枣都吃光了。

等上完厕所,王敦出来后就告诉婢女往里面填充一些干枣,并且还说干枣的品质不错很好吃,婢女听后忍不住地乐了起来,因为这些干枣是用来塞鼻子的,塞上鼻子后就闻不到臭味了。

通过王敦在公主府的经历,我们也可以看出来,古人不但发明了很好用的厕所,还想到了很好的除臭方式,其实除了用干枣等塞鼻子外,还有放香包等多种方式。

虽然,这种厕所已经非常先进了,甚至都想到了很多除臭方式,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越来越会享受生活了。

当时的人们认为,冬天或者晚上时,上这种厕所太冷了,于是“虎子”就应运而生了,“虎子”就是古时候的夜壶,主要是男性用来小便的,一般都是晚上用完,天亮后倒掉。

“虎子”的出现让人可以在屋里就能上厕所,之所以叫“虎子”,是因为这东西只能由男性用,而老虎最能展现男性的雄风,这才按照老虎的样子设计了这个东西,并起名为“虎子”。

不过,到了唐朝时,因为要避李渊祖父李虎的名讳,所以把“虎子”改名为“马子”,不过“马子”虽然用起来非常方便,但只能上小便,而且也只有男性能用。

于是,到了宋朝时,人们发明了“木马子”,所谓“木马子”非常像一个加了盖子的木水桶,这样男女都能用,同时也能上大号,而且用完还能用盖子盖上,以免弄得满屋都是味,实在是个好东西。

不过,由于“木马子”不带冲水功能,所以用完之后,必须要由人拎着倒出去,这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——“夜香郎”,他们会挨家挨户收马桶里的污秽之物。

由于“木马子”很方便,所以“木马子”沿用了很长时间,直到近代抽水马桶出现,“木马子”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甚至包括明清时期的皇帝、妃子也都用“木马子”,因为紫禁城里压根就没有厕所。

不过,到了清朝时期,“木马子”已经很像今天的抽水马桶了,上面的坐垫非常舒服,有的甚至用高档丝绸包上棉花缝制而成,而且除臭的东西也越来越多,比如:香木、花瓣、香料等等。

而上完厕所后,用来擦屁股的东西,也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先进,从最初的木棍、竹片,逐渐发展为纸张、布料,甚至是丝绸。

据说,慈禧用的手纸非常先进,要有专人用烙铁熨平,折成特定的样式,等慈禧用前,再由经过训练的宫女,口里含水,在纸上喷上一层细雾,以确保纸张的柔软和舒适度。

以上,就是古人上厕所的演化情况,其实这里的古人主要指的是古代贵族,至于古代普通人,几千年来都差不多,基本上就是“井溷”和“坐缸”,极个别的也有最原始的一次一挖坑方式。

其实,上厕所这个话题难登大雅之堂,因此人们也给上厕所起了很多别样的称呼,比如,古代一开始叫“更衣”,后来又改为“解手”、“方便”、“出恭”、“洗手”。

也有为了区分,直接说“大便”、“小便”的通俗说法,西方有说是“摘花”的,日本男子在野外时管它叫“打猎”。

同时,厕所也有很多名称,比如最开始的“井溷”,后来有称“窖”的,也有直接叫“茅房”的,文雅的说法管厕所叫“洗手间”、“盥洗室”,也有叫“东司”的,反正不同地方的说法不一样。

亲爱的朋友们,你们那里是怎么称呼的?欢迎留言讨论,如果喜欢,别忘了点赞关注我,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,谢谢大家!

文/学史知今

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门政变杀死隐太子后,如何处置太子妃

玄武门之变,李建成身首异处,5个儿子也被李世民斩草除根,太子妃郑观音落入虎口。更要命的是,李世民与弟弟李元吉的妻子夜夜笙歌,还把生下来的儿子过继给死去的李元吉。

长孙皇后刚去世,李世民就要立她为皇后,种种行径让人迷惑,李世民为何要这样做呢?

公元676年,李建成去世40年后,郑观音也走完了大起大落的一生,终年78岁。李世民大发慈悲,允许郑观音与李建成合葬,如果李建成还是太子,郑观音日后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。

然而历史不能假设,出身名门的郑观音就这样被李世民改写了一生。

那么,李建成死后,李世民是如何处置太子妃郑观音的呢?这一切,都要从玄武门之变说起!

玄武门兵变——缘起

公元617年的一天深夜,一场秘密会议正在悄然进行中。核心人物李渊,刚满51岁,而此时他的身份还是隋朝山西太原留守。这是一场决定家族生死存亡和王朝命运的会议。

隋朝末年,炀帝昏庸群雄并起,隋王朝的衰败已是定局,究竟是揭竿起兵颠覆隋朝,还是俯首称臣做个富贵闲人,李渊有些犹豫不决。

时年18岁的李世民,看着父亲李渊迟疑不定的样子很是心急,李世民力主起兵,并为此做了很多前期工作。

李渊有个好兄弟名叫裴寂,是晋阳宫监,李世民通过裴寂送给李渊很多美女,而这些美女原本是要送给隋炀帝的,如此一来李渊就犯了欺君之罪,一旦事发,必定被隋炀帝治罪。李世民以此为借口,游说李渊起兵造反。

而围绕在李渊身边的重要官员,也都视李渊为济世之才,纷纷出言劝说李渊发兵。在《新唐书》和《旧唐书》的记载中,李渊“任性率真”,是个直爽果敢的人。为什么此时的李渊却有些优柔寡断呢?

李渊之所以纠结,完全与个人经历有关,这些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,也间接导致了玄武门兵变的发生。

李渊7岁以前,父母都先后去世,姨母独孤皇后便把他接进宫中生活,他跟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,从小就在一起玩耍,感情基础很深。身为孤儿的李渊非常渴望家庭温暖,而这些难能可贵的爱都来自于姨母和表弟杨广。

在命运的十字路口,李渊陷入了两难之地。一方面,他不愿对姨母和表弟落井下石,这实在不合人性。而另一方面,隋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,不论谁举兵造反那也只是时间问题。既然隋朝灭亡是无可挽回的,那么李渊出兵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。

经过一番心理斗争,李渊终于决定顺应民心,送隋朝上路。不过,为了把自己的责任摘干净,李渊还是对着众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:“吾儿诚有此谋,事已至此,当复奈何?正需从之尔。”话锋一转,李渊便将起兵造反变成了“无可奈何”之举。

公元617年7月5日,李渊亲率3万甲士正式起兵,随后大军从晋阳出发,一路沿汾河古道南下,不出3月便占领了长安。

次年3月,隋炀帝被禁军将领刺杀,6月18日,李渊在长安太极殿登基,正式建立唐王朝。一朝称帝,李渊便立李建成为皇太子,李世民为秦王,李元吉为齐王。

经过一场腥风血雨的洗礼,李渊终于坐上了那把梦寐以求的龙椅。然而作为一个父亲,李渊一定不想看到他的儿子为了身下那座龙椅自相残杀,而他的儿子们未必能体会父亲的苦心。

随着宝座上的父皇越来越老,皇子们对权力的争夺与渴望也愈演愈烈。阴谋与流血即将笼罩在帝国的上空。

玄武门兵变——祸起

窦氏为李渊生下了四男一女,分别是长子李建成、次子李世民、三子李玄霸、四子李元吉,一女是平阳公主,因为李玄霸早夭,所以在历史上少有耳闻。

在李渊称帝以前,窦氏就去世了,皇后之位属于追封。窦皇后去世时,李建成24岁、李世民14岁、李元吉刚刚10岁。据说李元吉生来丑陋、性情暴躁,窦皇后非常厌恶,就把这个儿子交给了侍女抚养。

由此可见,李渊仅存的三个儿子,因为年龄差距大且又没有共同生活的经历,所以感情基础相对一般。而后李渊称帝,对于权力的渴望又压制了亲情,使得三兄弟越发冷血,故而自相残杀。

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,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、尉迟恭等人在玄武门埋下伏兵。当太子李建成、李元吉二人骑马经过玄武门时,与李世民众人狭路相逢。

李建成察觉到了气氛不对,立即掉转马头,却被李世民一箭命中,倒地身亡。李元吉几次射杀李世民不成,只能纵马逃窜,却被尉迟恭放箭射杀!

彼时,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水嬉戏,李世民的手下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,径直走到李渊面前,“太子和齐王作乱,秦王起兵诛杀了他们。”李渊一时错愕,竟然连船桨都滑落到了水中。

成功捕杀兄弟之后,李世民一路狂奔来到李渊的面前,痛哭流涕诉说着自己的无奈之举,李渊掩面恸哭,内心却是五味杂陈。他早知兄弟不和,却没想到手足相残的这一天,竟然来得这样快。

面对李世民的哭诉,李渊心中无比清楚,眼前的这个儿子已经被皇权冲昏了头脑,太子已死,不论自己是否情愿,李世民都是唯一的继承人了。

3天后,李渊就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,亲颁诏书称:

“此后军队和国家的各项事务,无论大小,全部委托太子处理和决定,然后再报告给朕。”

两个月后,李渊禅位,自为太上皇,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,是为“唐太宗”,由此开启了他23年的皇帝生涯。

而后,李建成与李元吉的所有儿子全被诛杀殆尽,就连咿呀学语的幼儿都没能幸免于难,李世民特地吩咐,将这些侄子从宗室名册上除名。

作为同胞兄弟,李世民此举实在冷血无情,可作为帝国统治者,他又不得不这样做。

摧残掉李建成、李元吉后代的肉体,才能保证江山稳固。

否则,一旦留有二人的血脉,日后谁要起兵造反,肉身就是旗帜,更何况李建成的儿子当时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,家族覆灭都看在眼里,留他一个活口无异于埋下复仇的伏笔。在中国古代的历次政治斗争中,斩草除根都是必须之举。

玄武门之变——存疑

一些史书和影视作品中,对李建成的评价普遍不高,以致于在公众心目中,李建成是个昏庸无能之辈,这无形中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提供了说辞。然而,历史上的李建成真的如此吗?

《新唐书》中的李建成,“资简弛,不治常检,荒色嗜酒,畋猎无度,所从皆博徒大侠。”

《旧唐书》上这样写道:“建成残忍,岂主鬯之才;元吉凶狂,有覆巢之迹。若非太宗逆取顺守,积德累功,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、二十帝之纂嗣?或坚持小节,必亏大猷,欲比秦二世、隋炀帝,亦不及矣。”

《资治通鉴》曾有这样的记载:“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缓惰慢,喜欢饮酒,贪恋女色,爱打猎”;“齐王李元吉,常有过错”。

按照《资治通鉴》中的描述这两个人都不受李渊的宠爱,而李世民屡立战功,却深得李渊器重,因此李建成心中常常不安,才与李元吉共同谋划,排挤甚至妄图杀掉李世民,这才有了李世民“逼不得已”的兵变。

实际上,司马光在编写《资治通鉴》时,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史料描述,也是存在疑惑的,史书往往是胜利者书写的,难保会有粉饰之语,不足以作为铁证。

值得玩味的是,李世民在登基以后,曾经两次想要查阅《起居注》。《起居注》记录皇帝一言一行,是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,按照规定皇帝本人是不得查阅的。可见,李世民对“玄武门兵变”的记录格外关注。

事实真如史学家推测的那样,李世民为了粉饰自己,刻意抹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吗?历史上的李建成当真是平庸无为?李元吉又是否几次三番刻意暗害李世民呢?

李建成在后人心目中,俨然成了爱喝酒、贪图美色、爱打猎,做事情懒散平庸之人。而事实上,作为官二代,喝酒与好色并非十恶不赦的大罪,李世民本人也酷爱美女,除了长孙皇后外,后宫佳丽也人满为患。

至于打猎,作为具有鲜卑血统的男子来说,打猎充其量只是娱乐活动,怎么能作为评判一个人昏庸与否的标准呢?更何况,李世民本人也非常喜欢打猎,为此还被魏征劝谏过。

高祖起兵太原时,李建成与李世民各领一军。做太子时,其所用官僚如魏征等皆为贞观之治的名臣,可见李建成在领兵作战和用人治国方面,是有才干的。

李建成做太子的8年时间,唐朝政治清明、统治稳固。可见,部分史书对李建成的评价,实属被人动过手脚。

温大雅跟随李渊起兵的心腹,他对于李建成的评价似乎更为可信:“太子及王俱禀圣略,倾财赈施,卑身下士。逮乎鬻缯博徒,监门厮养,一技可称,一艺可取,与之抗礼,未尝云倦。故得士庶之心,无不至者。”

在温大雅的口中,太子李建成是个胸怀天下礼贤下士、具有谋略的人。与李世民执政后的史书评价,大相径庭。我更愿意相信温大雅的言论,毕竟李世民作为皇帝,操纵工笔史书简直易如反掌。过分抬高自己而贬损他人的言论,多数都不可信。

既生瑜何生亮

那么,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否被逼无奈呢?真正推动他猎杀兄弟的导火索又是什么呢?

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,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配合默契,均为李渊的肱骨。然而,李渊一朝称帝,兄弟三人便呈现了对立之势。

李元吉的政治优势最少,又不被李渊器重,因此他将筹码押在了太子李建成身上。而军功赫赫的李世民一向自视清高,他对于父亲传位于嫡长子的结局,始终心怀不忿。

毕竟,同为李渊的儿子,又是一母同胞,凭什么大哥做皇帝,我偏要做王爷呢?

中国人内心中始终有着一个信念,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。

而李建成对于“赏无可赏”的李世民也渐渐有了戒备心。由此,李建成与李世民两股政治势力,对立之势已现。这一点,李渊并非不知情。

公元624年,李渊带着李世民、李元吉等人一起前往长安以北仁智宫避暑。李建成作为太子妃留守宫中。就在李渊离宫不久,李建成便命人偷偷运送了一批盔甲到庆州,庆州都督杨文干是李建成的心腹。

私自运送盔甲非同小可,很快李渊就接到了官员尔朱焕、桥公山的密报,二人声称李建成要造反。李建成得知消息,立即来到李渊御前“叩头谢罪,奋身自掷,几至于绝”。

李建成哭诉自己的所作所为违反了国法,却死活不承认有谋反之心。有趣的是,李建成刚把自己摘干净,杨文干就真的在庆州起兵造反了!

杨文干一反,李建成谋反的罪名似乎就坐实了。然而,李渊的处置却非常值得玩味,他没有迁怒李建成,仅处罚了李建成的手下。同时,还处罚了李世民王府的属官。

没点智商还真的看不懂李渊的操作。

实际上,李渊早已注意到两个儿子之间的对抗,他也坚信李建成不会谋反,毕竟太子之位已经是他的,李渊彼时已经60岁,再熬几年李建成就能登基称帝,何苦背上个举兵造反的骂名?

太子运送盔甲,李世民的部下受到处罚,可见李渊心明如镜,陷害太子李世民脱不了干系。只不过,都是自己亲生儿子,李渊不想把事情做绝,点到为止。

杨文干事件也让李渊彻底洞悉了事态严重,再不下手阻止,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争斗会愈演愈烈。没多久,李渊便下旨,要李世民前往洛阳定居,并承诺将陕西一带交给他治理。

李渊想用二分天下的办法,换取兄弟之间的和平。李世民自然是愿意的,但李建成却痛哭流涕地请求父亲,千万不可裂土封侯。

作为父亲,李渊可以用一碗水端平的方式去处理兄弟纷争,然而作为帝王,一旦将李世民纵往东都,待到他羽翼丰满,那唐王朝的国本就免不了要动摇了。

经过考虑,李渊又收回成命,然而他的这一次“言而无信”,加速了玄武门之变的发生。

既然储位之争已经摆到了明面上,李建成也不得不替自己考虑。

为自保,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,的确做了很多削弱李世民势力的举动。比如:

李建成和李元吉刻意拉拢宫中的嫔妃,时不时在李渊耳边吹枕边风,构陷李世民。李建成擅自召募长安及各地的骁勇之士两千多人,充当东宫卫士,让他们分别在东宫左右长林门驻扎下来,号称长林兵。李建成在夜间召来李世民,与他举杯痛饮,李世民喝酒之后便吐血不止。

然而,李建成陷害李世民的种种举动,意在削弱李世民的势力,而从未动过杀心。

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,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,是因为得到了消息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暗杀自己,所以才先发制人。

公元626年,突厥骑兵进犯黄河以南,包围了乌城,太子李建成便向李渊推荐弟弟李元吉,出征反击。李元吉趁机请求让尉迟恭、程知节、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琼等人随征,而这些人都是李世民秦王府的精兵强将。

这件事很快被李世民安插在太子府的细作王晊探查到,他对李世民告秘说,李建成和李元吉会趁着为军队践行之际,刺杀李世民,而后再将尉迟恭等秦王府的兵将全部坑杀!

李世民正是得到了这样的密报,才不得已发动了玄武门之变,以求自保。事实真的如此吗?

实际上,上述的所谓导火索根本就是子虚乌有。

首先,刺杀李世民这件事缺乏可行性,且不论李世民机敏过人,就算是李建成得手了,那么李渊心中会作何感想呢?刺杀兄弟,李建成的太子还能做的下去吗?

更何况,当着秦王府忠心耿耿兵将的面刺杀李世民,他们不会忠心护主吗?李世民都死了,他们还会跟随李元吉去对抗突厥吗?

说到底,玄武门之变的发生,是权力争斗的必然。李建成与李世民自李渊称帝的那天起就已经站在了对立面,矛盾不可调和。而李渊,加深了兄弟之间的矛盾。

作为君主,要解决二李之间的问题,易如反掌。杀掉李世民或者削弱李世民,即可让李建成稳坐太子之位。反之,废掉李建成,扶李世民上位,问题也可解。

可死穴就在于,李渊不止是君王,他更是一位父亲,他疼爱嫡长子李建成,也器重李世民。两个儿子,手心手背都是肉,只能看着兄弟相残。

而李渊始料不及的是,两个儿子的争斗居然以你死我活的结局终止,这是他从来不曾预料的,否则即便再优柔寡断,李渊也不会坐视不理。

让人唏嘘的是,李世民还追封李建成为息王,谥号隐,是为息隐王;皇弟齐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,谥号为剌,是为海陵剌王,以皇家丧礼重新安葬。安葬那一天,太宗在宜秋门大哭一场,显得十分哀痛。

8年太子妃

李建成一死,家中男丁也跟着销声匿迹,唯有妻女苟活于世。最可惜的便是太子妃郑观音,原本她该有着平静恬淡的人生。却被李世民亲手改写!

郑观音出身于北朝望族荥阳郑氏,16岁嫁给了李建成为妻,20岁成为太子妃,荣耀无限。

玄武门之变时,郑观音与李建成的儿子才刚刚11岁。在此之前,李建成曾经有过婚配,也生育过儿子。然而一朝被杀,李建成和儿子们都成了冤魂,郑观音和5个女儿被李世民带回了宫里。

《新唐书》中是这样记述的,郑观音与李元吉的妻女一同住在长乐宫中,那里狭窄逼仄,“诚周于造次之间,行满於危疑之地”。

作为先太子的遗孀,郑观音遭受了多少白眼,我们不得而知。想必,李世民不会对她特别优待,大体上留一个活口便是了。而李元吉的妃子杨氏却有着不同的命运,因为貌美,杨氏很快被李世民纳入后宫,日日宠爱,甚至还生下了一个儿子,取名李明。

李世民非常宠爱杨氏,长孙皇后去世后,李世民曾经想立杨氏为皇后,索性被魏征阻拦。魏征言: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,辰赢贱...且为二君嬖,淫也。

辰赢是春秋时期的秦国公主,曾先后嫁给了晋怀公和他的叔父晋文公。所以古人明确将辰赢定性为“即淫且贱之人”。

虽然杨氏最终没能成为皇后,却足见李世民对她的喜爱。杨氏死后,李世民将她风光大葬,还为此悲伤了许久。杨氏所生的儿子,在唐高宗即位后被送给李元吉嗣子了。

总是无情帝王家,对于权力的迷恋和争斗,往往会引发蝴蝶效应,身处其中的人都难免受到牵连,而郑观音正是站在权力漩涡中的人。

或许在嫁给李建成的那一天,郑观音曾暗自庆幸命运的眷顾,可福祸相依,她怎能料到这命中的劫数呢?夫君与儿子均死于非命,她自己也守寡40年。

如果能重新选择,郑观音还会想要踏入李家的大门吗?

为什么康熙要杀明朝朱三太子

“朱三太子:困扰清朝半个世纪的神秘幽灵”

“康熙四十七年(1708年),一个叫王士元的75岁老人,在山东汶上被捕,随即被押送京师,接受九卿会审,然后凌迟处死,连子孙也被斩立决。他遭如此酷刑的原因,是“冒称自己是前明朱三太子”,这是半个世纪以来,清政府杀死的第四个朱三太子。这似乎是个杀不死的幽灵,每次杀死一个,过不久又冒出一个,清政府甚至弄不清,这“朱三太子”的真身到底长什么样,叫什么名,到底是朱慈炯还是朱慈焕?或者,这朱三太子根本就没有真身,它纯粹只是别人借用来反清,或招摇撞骗的招牌?”

太子复活

1644年,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天翻地覆的年份:李自成打进北京城,大明崇祯皇帝自挂于景山的歪脖子树枝。于是,紫禁城换了主人,一群陕北黄土地来的农民,取代了在这里统治中国近300年的朱明皇室。可是,李自成们在紫禁城里屁股还没坐热,转眼又被东北来的满族人赶出了北京城。

清兵是打着为大明皇帝复仇的旗号来的,但是当崇祯帝的太子朱慈烺被外祖父周奎交给满人时,清朝廷的实际最高主持多尔衮,一看就断定那是假的,将之处死。这个时候,对清朝廷来说,太子身份的真假,其实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是前朝太子就必须死。”

“但是,不到一年,朱慈烺忽然就复活出现在了南京,这让正在南京的南明弘光小朝廷很是骚动了一番。朱慈烺的到来很突然,他说自己是千辛万苦从北京城逃出来的,南下来投奔“伯伯”弘光帝朱由崧,后者是崇祯帝朱由检的堂兄。

弘光皇帝虽然昏庸,但是在这一突发事件上,处理却相当理智。他被权臣拥立,是一个弱势皇帝,所以必须妥善处理此案,以示“公心”。他宣布,关键是要鉴定太子真假,自己壮年无子,太子如果为真,将来正好继位。

“若果系真东宫……迎入宫中,仍为太子”。为了让鉴定结果有说服力,弘光帝决定,一、审问过程中不得刑讯逼供;二、鉴定过程全程公开:“集百官廷讯,在京士民俱得入(内旁听)”。“尔等宵小懂得什么”

公开鉴定这一天,大殿里人山人海。这位自称“朱慈烺”的年轻人,大摇大摆径直“踞上座,南面”,霸气的举动果然镇住了满屋子的大学士、尚书们。大臣王铎曾经当过三年太子的老师,一见面马上断定这位是冒牌货。

“汝识我不?”(你认识我吗?)

“不也。”

“讲书在何殿?”

“文华”

其实,太子当年读书的地方是在端敬殿。

翰林刘宗政、李景琏翰林也曾见过太子,都认定这个少年比太子朱慈烺要矮,太子“眉长于目”,而此人眉毛很短。并且,朝臣们考“问其他宫中内情,他的回答也大多不着边际,但是这位太子碰到这类质问,总是傲慢地斥责“尔等宵小懂得什么”。

鉴定最终结果,这位是假太子无疑。但有趣的是,南明民间舆论却认为,王铎等人都是弘光指使,故意否定太子的真实身份,因此都说太子是真的。连外地的领兵大臣,也相信这种传言,纷纷上书要求弘光善待“太子”。弘光为了不担上“故杀”的罪名,就决定把人先关起来再说。

假太子就这样在监狱里待了好几个月。

最想要“秀女”

五月初十,清军南下,南明朝朱由崧弃城而逃,假太子时来运转。十一日天将亮时,南京百姓在几名士绅的率领下,跑到监狱,放出“了他们心目中的“真太子”,拥着他在武英殿“即位登基”。有些没有逃跑的南明官员,也跟着上殿行礼如仪。

不过,假太子登基后第一件事,居然要选秀女。不曾想,秀女还没选好,南京城就被攻破了。假太子被清军抓获。一开始,清人想利用他来安抚江南百姓,所以对他很礼貌。多铎“离席迎之”,与之并坐,还“衣以金紫”,问假太子最想要什么,假太子表示最想要“秀女”。多铎“旋以弘光所选淑女配之”,把弘光帝选来的美女给了他。

不过假太子好运不长。江南地方很快“内外俱定”,他也就没了利用价值,于是多铎将他和弘光帝等人一起送到北京。不久,找了个借口,把他和弘光帝等一起处死了。

清政府早已查实,这个假太子,其实是万历朝驸马王蘂的侄孙王之明。

“常听老人们聊宫中的奇闻逸事,对宫里的事情多少知道一点,正巧“天地大变”,他又和朱慈烺年纪差不多,于是决定以太子的身份南下浑水摸鱼。

幽灵三太子

顺治八年(1651),一个自称是朱慈焕的年轻人被抓获,根据他的口供,说是随着大顺的败军流落到荆湘,后来自己流浪到江南,刚一表露身份,没想这里闹过假朱三太子,于是被扭送官府,然后押送北京。

朱慈焕,崇祯帝的第五子,当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,就和第三子朱慈灿一起下落不明了。明崇祯帝共生七子,其中二、六、七子早殇,只剩下长子朱慈烺、三子朱慈炯、四子朱慈炤、五子朱慈焕。朱慈焕因与四哥(同父同母)朱慈炤同岁,所以人们习惯把他称作“朱三太子”。

从北京城被攻破那时起,朱三太子失踪了,但他总是在被杀死后不久又出现,号召反对清廷。当然,也有些人是借此招摇撞骗。

顺治十六年(1659),就有一群骗子闹得朝野轰动,他们以朱三太子朱慈英的名义,吹嘘能直接见到顺治皇帝,许诺能帮人花钱买到盐道、粮道、工部、吏部等肥缺,半年间竟骗了7万余两银子,案发后朝野轰动。

另一个与此类似的案子,发生在稍早的顺治十三年(1656年),真定的一个商人破产之后,突发奇想,自称“朱三太子”朱慈煷,搞了一个庙会,招揽香火钱。他承诺,香客可以按照未来“光复明朝”后的官职高低来捐献香火钱,一年后原价退回。

“按现在的说法,是一起典型的招摇撞骗兼非法集资案。事发的原因也很可笑:有两个人都花了几两银子,预购了“未来”的七品“县令”。拿到收据之后,他们马上自认为已经是有身份的人,在大街上争抢道路,互不相让,直至大打出手,闹成治安案件。到县衙一审,自然一批人死于非命。

到了康熙年间(1661-1722),朱三太子尤其活跃。甚至直到康熙六十年,也就是康熙执政的最后第二年,依然有踪迹活跃在民间,杀了复活,复活了再杀,杀了又复活。似乎朱三太子真的成一个不死幽灵。整个康熙年间,“朱三太子”案,多达十几起。

康熙十二年(1673),远在西南的吴三桂起兵反叛,同时就近在京师重地之中,一群人打出了朱三太子的旗号,密谋反清,还立了新年号“广德”。造反很快被镇压。”

清政府事后发现,所谓的“朱三太子”,其实是一个叫杨起隆的无业游民假冒的,他利用八旗主奴、主佃之间的尖锐矛盾,发展了以八旗奴仆、佃户为主的队伍,总计近千人,假借宗教做掩护暗中组织民众举事。

杨起隆却逃脱了,直到1680年才在陕西凤翔被捕处死。

康熙十六年(1676年)三月二十日夜,漳州人蔡寅打着“朱三太子”的旗号,率“白头军”数万人起事,然后活动于南靖、长泰、同安等县山谷间。

康熙十六年六月,河南柘城有人诈称明皇子起事。

康熙十八年八月,受命平定三藩的定远平寇大将军、安亲王岳乐,在湖南武冈州枫木岭”

“俘获了自称是前明太子的人,十二月,岳乐奉旨将之解送京师处死。

假冒的也被假冒了

有趣的是,假冒者也有人假冒。康熙十八年(1679),陕西汉中、兴安一带有人自称“朱三太子”起兵抗清,抚远大将军图海将其击败抓捕。抓获后,经杨起隆家人及其同伙辨认,这个人曾是杨起隆部下,照搬“朱三太子”之名谋划造反,自称杨起隆。

对康熙来说,“朱三太子”本人并不可怕,但“朱三太子”这面大旗的号召力却着实头疼。并且,清政府发现,这“朱三太子”总是跟一些秘密宗教搞在一起。他们能真正能拉出一票队伍,形成一个严密的组织,这对于任何一个政权而言,都是潜在的毁灭力量。”

“正如康熙的儿子雍正说的,这些秘密教门“大抵妄立名号,诳诱愚民,或巧作幻术,夜聚晓散。此等之人,党类繁多,踪迹诡秘。”

由明入清以来,秘密教门从佛道、摩尼教等境外传入的宗教教义中,抽取和加工出为己所用的教义,通过迷信神话教主,通过对民众现世苦难、民众信教心理的把控,维护了教义核心。

此间,一些想当皇帝的教门首领,就借此耸动人心,传教聚众,为其政治野心服务。对他们来说,“朱三太子”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旗号。

真身出现?

“康熙三十八年(1698),江南金和尚拥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为“朱三太子”,聚众太湖,密谋在康熙南巡时将其劫持,关键时刻由于大炮故障没有打响,一干人等全部被逮捕处死。

与此同时,康熙帝南巡从杭州归途经过南京谒明孝陵后,谕大学士等:“访察明代后裔,授以职衔,俾其世守祀事。”这是公开物色明后裔,授一官职的开始,清廷试图安抚前明遗民,但并没有找到真正明皇室后裔。

而“朱三太子”依然不断在各处出现。

从康熙四十年代起,浙江的宁绍地区,张念一、张念二等人拉起了一支造反队伍,他们拥戴朱三太子,打出了大明天德的年号。

康熙四十六年(1707)十一月,江苏太仓和浙江四明山几乎同时暴动,且首领都以“朱三太子”为号召,康熙特别重视。他不但亲自批阅奏折,而且派人乔装打扮,探个究竟,还强调一定要立即缉捕所有造反”

种种迹象证明,他就是颠覆大清的潜在威胁,真正的“朱三太子”。

担心被人利用

朱慈焕,崇祯六年(1633年)出生,后封永王。明朝灭亡时,他才十二岁。

按他自己后来招供的,他当时是仓皇出奔,然后在各处流离颠沛。在大顺军中与两个哥哥失散之后,与一位姓毛的将领逃到了河南,种了一年地。

后因为清政府清查“流贼”,姓毛的逃走,他只能一个人流浪。十三岁到凤阳,遇到一位姓王的前明老给事中,“细询根由,执手悲泣”,于是就留在了王家,改姓“王”,名士元。

十九岁那年,王家突遭变故,朱慈焕再度流亡江湖。一度曾在一处佛寺中削发为僧,偷生度日。后来又前往浙中,结识一个姓胡的余姚人,也是明官员后裔两人谈经论文后,胡颇钦佩他的才学,劝他“还俗,并将女儿嫁给她。从此朱慈焕以余姚王士元为名,当了私塾先生。”

康熙四十四年,王士元在宁波认识秀才张月怀,不久,他发现张行事不安分,就带家属移居湖州长兴县。后来听说风声吃紧,宁波、镇海都“一步一步挨查”,已经有人举报了他的真实身份。

他被举报的原因是,他依然按着皇家传统,在为所有的儿子取名时以“和”字排辈,最后一字都为带有土部的怪字。这些举动逐渐为人们所注意,于是,和尚张念一在浙东举事时,就打着他的旗号。

“而他本人,事实上从未参与谋反。并且,他由于担心被别人利用,害怕成为反清的一块招牌,所以一直不敢在余姚常住,而是长期在四明山一带辗转,以教书糊口。

这成了朱三太子案最为吊诡的现象:一方面,由于清王朝的全力追杀,真正的明皇室成员无不隐姓埋名,生怕惹祸;另一方面,假冒的朱氏后代层出不穷,有假冒王妃的,假冒亲王的,当然最多的是假冒太子,特别是“朱三太子”的。这些人不甘寂寞,刀头舔血,铤而走险,希望以此浑水摸鱼捞些好处。

“未尝无谋反之心”

此刻,王士元一家逃无可逃,妻女六人都上吊自尽,三子一孙被捕。朱慈焕本人则继续四处躲避流亡。

康熙四十七年,官府逮捕了前两年在余姚大岚山起事的浙东和尚张念一,并从他口中得知了他的行踪,最终抓住了他。

清廷审问王士元时,有这样一段对话。

“朝廷待汝不薄,何为谋反呢?”

“数十年来,改易姓名,只是为了避祸。清廷有三大恩于前朝,吾感戴不忘,何尝谋反?”

“吾今年七十五岁,血气已衰,鬓发皆白,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,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?且所谓谋反者,必占据城池,积草屯粮,招买军马,打造军器,吾曾有一此乎?”

但这没有他的结局。

“这年九月,康熙朝五位大学士在审讯后结案,由张廷玉书上奏称:“王士元自认崇祯第四子,查崇祯第四子已于崇祯十四年身故,又遵旨传唤明代老太监,俱不认识。王士元明系假冒,其父子俱应凌迟处死。”

康熙帝批复,以其“朱某虽无谋反之事,未尝无谋反之心”“朱之父子不可宥。”将朱慈焕及其子嗣彻底剿灭。

但“朱三太子”似乎还是没有死。康熙六十年(1721),台湾朱一贵起义,又打出了“朱三太子”的名号。其实,清廷最后终于杀掉的老头,到底是不是真的“朱三太子”?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它是前朝活在遗民心中的幽灵,也是从顺治到康熙那六十年里,满清朝廷自己的心魔,遗民一天不绝,朱三太子就不会真正死去。”

朱标身为明朝第一位太子,到底有多厉害

如果朱标没有早逝,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他的太子之位堪称历史上最牢固的。

第一,朱标是长子,更是嫡子。

朱标出生的时候,朱元璋正在攻打南京。这一战,对朱元璋来说关乎能否在元末立足。而朱标的出生令朱元璋喜极望外,即便在战事正酣之际,朱元璋仍旧登上南京城郊的山上,并即兴题了一首诗,言语中都是后继有人的愉悦。

朱元璋

朱标是马皇后所出,又是嫡子。在封建时代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中,朱标是具有先天的法理优势的。仅此一点,就足够打消其他兄弟的非分之念。

第二,朱标拥有华丽的师资团队。

在朱标开始读书之后,朱元璋就专门为朱标组建了所谓的东宫班底,并且竭尽所能为这个儿子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。夸张到什么程度?从各地搜罗经典子集填充图书馆,邀请名儒来教学,几十位开国元勋直接或者间接地担任朱标的老师。

朱标

朱元璋就一个目的,我现在所有的资源,朱标都要有,都要用下去。这种父对子的毫无保留,在封建君主身上其实是不多见的。

第三,马皇后的加持。

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糟糠之妻,从朱元璋还是一个普通的军队中下级军官开始就一直跟着朱元璋,相应地朱元璋的那些创业期的哥们,也都是马皇后的老熟人。

马皇后

同时,朱元璋和马皇后收养了大量的义子,这些义子也许对朱元璋有敬有畏,但是对马皇后都是没话说的。而这些义子,因为马皇后的关系,和朱标的关系也都非常融洽。比如后来镇守云南的沐英,就是朱标的铁哥们。这些义子,绝大多数都是在军中握有实权的,变相地也成为了朱标的软性实力。

第四,朱标拥有丰富的治国经验。

朱元璋非常重视朱标对于国政的实战经验,在朱标太子身份被确立之后不久,便让群臣把诸多政务先递交给朱标,之后再给自己。当然,以老朱的谋略眼光,依旧牢牢把持着大明这艘船的总舵。

明代官员

但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朱标和朱元璋在政务上的分歧,也足以说明朱标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政务理解,也可以理解为朱标在做太子时,已有足够的政治影响力。

第五,朱标的介乎朱元璋和朱允炆之间,是最好的皇帝人选。

我不是说朱元璋不会治国,也不是说朱允炆做的不够好。这个问题得辩证地看。老朱一生杀伐之气太重,这种性格是创业环境逼出来,但是放在治国上,过于刚猛武断。这也是为什么洪武年大案要案不断的原因。

朱允炆

朱允炆的性格太书生意气,完全就是儒家那套喂出来的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儒家那套是封建王朝统治者驭下的工具,而皇帝完全成为一位儒生,那么做事情就会各种想当然,往往不切实际,难以调和各种平衡。

朱标反而是最好的选择。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,却也经历了朱元璋的创业尾期。他反对朱元璋的暴戾,却不会一边倒地投向文官集团。这种特质,无疑让朱标成为了明初最合适的第二位君主人选。后来的朱棣,总体来说还是和朱元璋太像了。其实我一直很期待朱标如果能够登基,会有怎么样的表现。

以上五点,就是朱标身为明朝第一位太子,拥有的所有优势。欢迎讨论,指正。

一家之言,聊以解闷。

朝史暮想,独家原创。

END,本文到此结束,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本站哦!

加载全部内容

热门推荐
推荐教程
猜你喜欢
相关合集
用户评论
本类排行